自從2012年的日環食觀測在食甚前一分鐘的殘念後,就開始規劃下一次的日食拍攝,所以這次2020年的拍攝計畫大概是從八年前就開始啟動了。值得一提的是2020的這次日食事件應該是我要在台灣看到中心食的最後機會,不拍的話就真的要出國才能再拍到月球完全擋在太陽前了。
 |
2020/6/21環食帶橫過台灣中南部 |
本次環食帶主要通過金門、澎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花蓮及台東,尤其中心線通過嘉義市,整個嘉義市都會是搖滾區,再加上6月21日正好是夏至,本來第一志願是來去北迴歸線標拍攝,會十分有意義,但,由於新聞的推波助瀾下,感覺嘉義市周邊地區當天人應該會爆炸多,因此決定另覓地點。
這次日食的另一個看點就是雖然是環食,但食分非常大,達到0.994,月球遮蔽面積約可到97.47%,意即可以看到非常細的環。想要追求對稱完美的環就要儘量靠近環食中心線才行,循中心線來看,要找周圍比較空曠又交通便利的地點,於是挑選了雲林口湖的箔子寮漁港及台東成功漁港,恰好在台灣的西邊跟東邊,又考量到食的發生時間是下午,成功漁港的東側是山怕會有雲遮蔽,最後便決定去箔子寮拍。
 |
箔子漁港Google影像,紅線是環食中心線
|
由NASA預報路徑疊Google影像,中心線約略通過箔子寮漁港的南側,不過那一區只有堤防道路,考慮停車問題,便找到了漁港北側有塊較大的停車場旁,只差個1公里應該不會差太多吧?
 |
箔子寮漁港北側潟湖 |
日食的發生時間:
14:48:33 初虧
16:13:14 食既
16:13:43 食甚
16:14:13 生光
17:25:38 復圓
環食的持續時間約1分鐘,由於這天夏至,太陽要到18:48才落下,日食結束時仰角還有17度,如果想順便拍個夕陽還要再等一個多小時。拍攝計畫如同上回2012環食一樣出動3部相機,2台掛長鏡頭加1台中型相機拍連續過程,不過這次再出動赤道儀,打算在食甚階段用錄影記錄,算是新的嘗試。主拍是Nikon AIS300mm/f2.8掛2倍鏡,機身Sony A5100,上赤道儀追蹤;另一台是Nikon AFS300mm/f4掛1.4倍鏡,機身D7000;Mamiya RB67則是掛65mm鏡頭做重覆曝光。遮光設備則是統一使用8年前買的OAKS太陽濾膜。
 |
本次環食出動的裝備(後面的帳篷不是,不過看起來很理想的樣子) |
早上從桃園出發,走國3南下,在竹南轉西濱,很順利的在12點左右抵達箔子寮,此時停車場只有幾台車,不過堤防上已經有人架起設備了,結果大家都停在堤防邊道路而已,看現場路蠻寬的,就學大家囉,這樣搬器材也比較方便,架好裝備後約莫十二點半多,距離日食開始還有2個小時,今天大概會在這耗上五六個小時,利用空檔先原地休息吧。
 |
本日夏至,正中午影子會最短喔
|
 |
停車場有人在架器材了
|
 |
有赤道儀耶!看衣服是基隆武崙國中天文台的同學們
|
 |
堤防上觀測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
 |
等待的空檔拿小砲亂打,一隻小白鷺抓到魚了 |
 |
搜尋獵物中的小燕鷗 |
隨著時間慢慢逼近,堤防上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各式器材也紛紛出籠,太陽觀測眼鏡是基本的,大中小砲也隨處可見,還有之前在網路上一直看到廣告的迷你馬小望遠鏡,出動到赤道儀加望遠鏡的就比較高階款,比較特別的是利用針孔成像原理的太陽觀測箱,這在上回日食倒是沒看過,看來各界為了這次日環食又做了不少的教學推廣呢。
14:49分,日食正式登場,要顧三台相機還真有些忙碌,因此中型相機的十分鐘間隔拍攝工作就交給宜蓁負責,不過今天的天空有薄雲,雖然對觀測來說影響不大,但是拍攝時就發現對曝光值調整有些影響,要不時的修正,慶幸數位技術的偉大可以即拍即看,隨時修正曝光值,這可是以前底片機時代的一大難題的啊(這次的Mamiya底片拍攝就又發生意外了)。本次的新嘗試之一還有用手機與SONY相機連線,可以從手機上即時觀看與拍攝日食,對於路過的路人想看畫面時拿來解說非常方便。
 |
14:50,日食由太陽下方偏右處開始
|
 |
手機與相機連線畫面,可看可拍超方便 |
 |
15:29,日食吃快一半了
|
 |
各種觀測裝備 |
四點過後,周圍的光度明顯的有變暗,隨著食甚的時間逼近,現場的人群也漸漸興奮了起來,16:13,進入倒數讀秒階段,幾乎是聽歡呼聲就知道什麼時候食既了,還有聽到戰機衝場的聲音(聽說是嘉義機場安排的活動,我專心看日食沒看到飛機)。透過鏡頭可以看到環食階段太陽只剩下細細的一個環,真的就跟橡皮筋一樣,不過倒是沒有觀察到鑽石指環或貝利珠(後來才知道要把濾鏡拿下來才有機會看的到),現場也沒有到昏天暗地日月無光的程度,就我的感覺像是比日出前再暗一些而已,超大食分的環食還是跟全食有差啊。
 |
食既前3分鐘(16:10),像是初三的眉月
|
 |
食既後13秒(16:13:56),已經是個環了
|
 |
Perfect! |
 |
生光後1分鐘(16:15)
|
一分鐘左右的環食時間很快的就過去,日食也進入後半階段,有些人看完環食就開始離開,不過繼續觀測的人還是很多,其實日食的觀測除了觀察月影的變化外,環境的變化也很有趣,在海邊就可以觀察潮位的變化,尤其日食一定發生在初一,因此中午左右是滿潮,到傍晚就是退潮,我們前方的海邊在中午時還是一片內海,隨時間海水面漸漸降低,露出了一片蚵棚,到最後泥灘地都露出來了,也是一種觀察記錄。
 |
食甚後半小時(16:45)
|
 |
17:15,日食接近尾聲
|
 |
約12點半左右的海面
|
 |
到了五點多海水已退去大半
|
 |
海面隨時間的變化
|
約莫五點半日食結束,考慮晚上還要殺進嘉義市住宿,因此就不拍夕陽,收東西準備離開了。此時現場估計還有上千人要一起離開,因此交通打結了一會兒,不過更可怕的在後頭,整個雲嘉海邊的鄉鎮都有活動,在口湖、四湖、北港、東石一帶散場的人把周邊道路全塞爆,尤其明天是上班日,很多人要直接回家,因此往高速公路的路跟快速道路全都大塞,我們在Google上找了一條看起來比較不塞但有點曲折的166縣道往嘉義前進,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飯店,據飯店的人說,日食結束後的嘉義市區交通大打結,還擔心我們到不了呢。
拜天時地利之賜,本次觀測總的來說十分成功(除了RB67因為我一時不察忘記過片,把重曝的影像再拍了風景照毀了以外 -_-"),由於再來的二十年台灣幾乎不會被本影掃到(而且都離蠻遠的),下回的觀測應該就要挑戰海外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