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名古屋,自然要去試試發跡自此的コメダ珈琲店,點咖啡附麵包是一大特色,雖然說在台灣已經有分店了,但是也要吃看看什麼是道地的名古屋特色早餐囉。
![]() |
コメダ珈琲Unimall店 |
原本計畫是要去吃車站前的分店,但昨天逛街回來時發現離我們很近的Unimall地下街這裡也有分店,就不用走那麼遠了。一早到門口時居然還沒開店,原來要8點才開,門口有3、4個看起來也是在等開店的客人,我們就加入一起排,不一會店門打開,果然都是要來吃早餐的。
![]() |
挑個高處角落的位子,剛開門還沒什麼客人 |
![]() |
早餐Set,點咖啡再選麵包(還有蛋及奶油果醬可選) |
![]() |
本日的選擇 |
吃過早餐,依計畫我去車站拍火車,宜蓁則是先回旅館退房,再來車站會合。自從2014年第一次來中部地區搭到了キハ85系的ワイドビューひだ後,キハ85就一直是我最愛的一款氣動車,馬力大、座位高、又是傾斜式列車,內裝也很舒適,可惜隨著時代的演替,JR東海引入了新型的HC85系,キハ85則是預定要在今年退役,剛好今天遇上ありがとう キハ85系ひだ臨時列車開行,即使今天不會搭到JR,還是買了月台票(入場券)進站拍車子。
![]() |
第一次在日本為了拍火車買入場券進站 |
![]() |
在隔壁月台看到即將要取代キハ85系的HC85系,是HYBRID的呢 |
![]() |
HC85系ひだ |
![]() |
JR東海的普通車(313系電車) |
![]() |
開往高山的臨時列車"ありがとう キハ85系ひだ",8:57發車 |
![]() |
キハ85入線中,月台上好多拍車的人啊 |
今天是用キハ85系4輛擔綱 |
![]() |
列車尾端 |
キハ85進站影片:
結束拍車後,其實今天的主要行程是要去「リニア・鉄道館」,從名古屋車站要搭あおなみ線到終點金城埠頭,鐵道館就在車站旁,這條あおなみ線全長只有約15公里,雖然終點有JR東海的鐵道博物館,但卻不是JR的路線,鐵道館入館料¥1,000,持あおなみ線一日乘車券可減200,因此雖然あおなみ線單程才¥360,還是買了一日券(¥800)。
算算這已經是我到訪的第九座日本的鐵道(博物)館了(小型的不算的話),以占地來說不算大,應該只贏過四國跟九州的鐵道館,因此裡頭幾乎是塞滿了典藏車輛,先前還傳過為了收容新的陳列車而不得不拆掉一些舊車,只是週邊看起來還有很多空地,應該可以再擴建一番才是。買票進場後,首先進到的是一間較暗的大廳,中間展示了三個當代最速的火車,分別是蒸汽機關車C62(129km/h),新幹線300X試驗電車(443km/h),及磁浮火車MLX01-1 (581km/h),也是三種不同動力來源的代表。
![]() |
鐵道館外觀 |
![]() |
售票口 |
![]() |
日本的三代最速代表列車 |
![]() |
蒸氣火車時代1067mm的最速紀錄保持者C62 |
![]() |
955型新幹線試驗電車300X |
![]() |
磁浮火車MLX01-1 |
![]() |
車門很特別,是向上滑開的 |
![]() |
2003年時創下當時鐵道最高速581km/h世界紀錄 |
![]() |
車號銘版牆 |
接著來到主要展示大廳,眾多的收藏車,代表了各時期最先進的車輛,日本新幹線始祖的東海道新幹線0系,成了本區中間位的主角,館方還設置了拍照區,還有專人幫忙拍照,然後旁邊就立刻幫你輸出成紀念照片(讓你掏錢買),這模式似乎在各地都屢見不鮮啊,排隊等拍照的人還不少,日本人真的很吃這套,我們還是把握時間參觀吧。
![]() |
主展示大廳 |
![]() |
381系電車 |
![]() |
0系拍照區 |
![]() |
1936年登場的圓頭造型國鐵52系電車 |
![]() |
國鐵モハ1形電車 |
![]() |
ED18形電氣機關車 |
![]() |
日本現存唯一的蒸氣動車--ホジ6005形蒸氣動車 |
![]() |
新幹線922型Dr. Yellow,隔壁是100系168形雙層新幹線 |
![]() |
雙層新幹線內部,原來是餐車 |
一樓右側,首先是來到模型場景區,這裡號稱是日本最大級的HO鐵道模型場景,場景配置是以JR東海的範圍來設計,雖然JR東海的主要勢力範圍是從神奈川縣的御殿場到滋賀縣的米原,但東海道新幹線可是從東京一路到新大阪,所以場景裡可以看到東京的晴空塔,及大阪的通天閣,場景裡處處可以發現熟悉的地點,成了一大樂趣,固定時間也有表演,很值得一看。
![]() |
新橋站與彩虹大橋 |
![]() |
晴空塔與躲在建築後的東京車站 |
![]() |
很大一區都在呈現名古屋市景 |
![]() |
未來的磁浮新幹線車站會在地下 |
![]() |
熱鬧的遊樂園 |
![]() |
往關西方面,左邊有通天閣,中右是東大寺 |
![]() |
找到清水寺了 |
![]() |
名古屋車站 |
一樓的右中側,則是本館很熱門的模擬駕駛區,有新幹線及在來線兩種,還有車掌模擬器,雖然是有料的,但也不是付錢就可以玩,還需要透過抽選,就沒有玩到了。再過去則是超導磁浮展示室,介紹本館名稱リニア由來的超導磁浮火車原理及演進史,未來的中央新幹線將會是磁浮列車行駛,到時一定要來親身體驗。
![]() |
日本磁浮火車演進 |
![]() |
1972年就開始試驗了 |
![]() |
超長車鼻的MLX01-901 |
![]() |
2015年達到603km/h的鐵道最高速世界紀錄 |
![]() |
山梨試驗線概要 |
![]() |
未來的中央新幹線營運時速可到500公里 |
一樓最裡側則是密集的擺放了13輛保存車,由於只能從端面觀看,而且內部光線也比較昏暗,不易一窺各車全貌,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拉出來與主展間的車子輪替?不然一直擠在裡頭還挺可惜的。
![]() |
密集的保存車區 |
![]() |
左: 國鐵63系電車,右:キハ80系氣動車 |
展示大廳的左側則是各種鐵道系統學習區,一處看到有很多人在排隊,原來是可以操作自動售票機,吐出來的車票還可以過模擬改札口,不管大人小孩都可以玩。
![]() |
新幹線N700系的車頭結構展示 |
![]() |
電車線解說 |
![]() |
可以操作讓集電弓升起 |
![]() |
這種翻牌式列車顯示大概都進博物館了 |
![]() |
操作自動售票機印自己的專用車票 |
來到二樓,除了博物館幾乎必有的鐵道歷史展示外,就是些學習教室及飲食販賣區,不過從二樓可以拍到大廳群車的合照,只是鏡頭不夠廣,一張裝不下啊。
![]() |
鐵道歷史展示區 |
![]() |
既然是JR東海,就從東海道本線開始介紹 |
![]() |
進入新幹線的時代 |
![]() |
由二樓俯瞰展示大廳 |
![]() |
其實車輛擺設有點太過密集,有的車都拍不到全貌 |
![]() |
二樓視角 |
![]() |
就算擠到最角落還是無法一次框入所有的車子 |
戶外區放了三輛N700系新幹線車廂,內部空間不光是可參觀,同時兼作休息及吃東西的地方。雖然說館區真的不大,但這樣認真的逛一圈下來居然也花了快2小時,超過預定的時間了,幸好下午就只是移動而已,沒別的行程,晚點回去無妨。
![]() |
非常小巧可愛的蒸氣車頭 |
![]() |
戶外的N700系兼作休息區使用 |
![]() |
逛完鐵道館,走回金城埠頭站 |
![]() |
車站另一旁(可能比較有人氣)的樂高樂園 |
![]() |
あおなみ線的車子 |
![]() |
車廂內部 |
![]() |
回程搭乘的人就比較少了 |
回到名古屋,一出站發現前方大騷動,我們的出路被大群人潮堵住了,有警察跟不知道算不算便衣的在維持秩序,難道是有什麼重要人物出巡?好不容易穿過重重人牆出到站外,瞥見了一點騷動來源,是一群穿西裝的像是國家隊的傢伙,講到比賽的話,過幾天在日本就要辦WBC經典賽,該不會?後來檢視了一下匆促拍下的照片,名牌上果然有WBC的標記,真的是日本國手呢,真是意外的收獲。
![]() |
只認出山川穗高 |
中午原本預定要吃名古屋的另一個名物--味噌煮烏龍,只是正值午飯時間而且今天又是星期日,車站裡的店幾乎都要排隊,只好放棄安排的山本屋總本家,回到Unimall那裡去吃定食屋。吃飽後去旅館領回行李,就要告別名古屋,往三重県出發啦。
![]() |
今日午餐食堂 |
![]() |
店門口大大的Menu |
![]() |
我的選擇 |
![]() |
宜蓁的選擇 |
![]() |
回到車站還去Nana前朝聖一下 |
從名古屋往三重縣的伊勢,近鐵與JR都有路線直通,不過班次上近鐵比JR密集很多,而且也比較快,所以本次行程就買了近鐵五日券,可以不限次數搭近鐵的列車,但若搭特急還是要另外付指定席費用,稍稍麻煩。我們原本就沒有決定好要搭哪班車,而是等到了月台再來看有什麼車可搭,這時就不得不佩服近鐵厲害的地方了,在月台上就有特急券售券機,即使看好要搭的車再5分鐘就要發車了,還是能快速的買好特急座位上車。
約1小時20分就抵達了伊勢市,這站雖是近鐵與JR共站,不過兩邊稍離了段距離,中間靠一個蠻長的天橋連接,持JR或近鐵的票都可以從兩邊出站,不過我在JR這邊出站時卻遇到了點小麻煩,我的票被機器吃掉了(宜蓁倒是有順利通過閘口),一開始站務員來打開票閘機器也沒找到票,後來是在車票回收的那裡才找到,是被當做使用完畢的票回收了嗎?我的票才第一天使用耶…
伊勢市依舊是住東橫INN,不過這間離車站有段距離,所以有安排接駁車,出站後等了一會就看到接駁車來,是9人座的,大約5分鐘車程即到達東橫INN。Check-in完,我們的房間被安排在二樓,而且窗戶外就是鐵路,坐在窗邊就可以看火車了,不時可聽到火車經過與平交道噹噹聲,不知道晚上會不會很吵?
晚餐吃一家「餃子的美鈴」,離飯店走路約10分鐘,據說是當地人也愛吃的店,到了後也是稍等了兩組客人才入座,裡頭空間有點擠,L型的吧台圍著中間的廚房,我們坐在吧台最旁邊,約莫六七位廚師分頭做著料理,有人快速的擀著麵皮,有人負責包,有人負責煎,而在我們前面的阿姨則是在捏飯糰,等餐的時候就看著阿姨在手上抹上鹽,挖起飯後徒手熟練的把飯糰塑形再貼上海苔,簡直就是場表演。食物都很美味,除了餃子不負店名外,那個飯糰也好好吃呢。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