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勢神宮的正式名稱就是「神宮」,由供奉天照大御神的皇大神宮(內宮)以及供奉豊受大御神的豊受大神宮(外宮)為主的125座神社所構成。之前看電視節目有個說法是,日本人一生至少要參拜一次伊勢神宮,足見其地位,而且古早的日本人難得有機會旅遊,在那交通不便的時代,從東京徒步到伊勢要25天,就算從京都也要5天左右,前往伊勢神宮參拜可能就是一生唯一一次的旅遊行程了。
![]() |
今天總算吃了久違的東橫INN早餐 |
來到了伊勢,神宮是必然要去參拜的,不過我們早上第一個行程是先來去二見興玉神社。以前來伊勢神宮參拜的人會在參拜前來到二見浦海岸進行除穢的儀式,而在二見興玉神社參拜時有用無垢鹽祓除的儀式,除此之外,這裡還可以祈求夫婦和睦、戀愛結緣,因此人氣興旺。從伊勢市站搭JR只要2站就到二見浦,一出站就看到鳥居,參道從車站前就開始了,由此步行到二見興玉神社約要15分鐘,今天非假日,路上遊客不多,參道接近海邊時轉而平行海岸,特意切到海邊沿著堤防走,據說天氣好時可以從這看見富士山,不過我們是沒瞧見啦。
![]() |
搭上JR前往二見浦 |
![]() |
女兒節剛過,二見浦站內有女兒節娃娃擺飾 |
![]() |
二見浦站,外觀應該是仿夫婦岩的外型 |
![]() |
站前的鳥居是鐵製的 |
![]() |
鳥居前正對的就是夫婦岩表參道 |
![]() |
二見浦的人孔蓋圖案是夫婦岩 |
![]() |
路過赤福 |
![]() |
通往海邊的小巷 |
![]() |
沿海邊走有條松林小徑 |
![]() |
爬上堤防就看到海了 |
![]() |
遠方即是二見興玉神社與夫婦岩 |
二見興玉神社幾乎就蓋在海邊,在近岸不遠處有著名景點夫婦岩,男岩高9公尺,女岩高4公尺,中間有著大注連繩連結,全長35公尺,注連繩每年會更換三次,分別在5、9、12月,現在才3月,還要2個月才有機會看到。神社另一個特點是境內有很多的青蛙像,由於青蛙的日文與歸來發音都是「かえる」,因此有著平安歸來、借出的東西順利歸還等意思,連參拜的手水舍裡都有好多青蛙(不是真的青蛙啦),據說在青蛙上灑水還能實現願望。
![]() |
神社入口鳥居 |
![]() |
奉祀神明 |
![]() |
石燈籠 |
![]() |
為什麼這裡會放一塊凝灰角礫岩? |
![]() |
二見興玉神社 |
![]() |
日出遙拜所 |
![]() |
與夫婦岩同框 |
![]() |
夫婦岩 |
![]() |
神官要上班了 |
![]() |
掛繪馬的地方 |
![]() |
青蛙手水舍 |
離開神社,比預定的時間早了不少,本來以為可以搭早一點的車去伊勢神宮的,結果到公車站時才發現前一班車剛走,下一班車就是我們本來要搭的班次,只好等囉,反正我們今天的行程本來就很寬鬆,坐在一旁休息時,車站內服務中心的小姐好心的跑出來告訴我們公車已經走了(我知道),在知道我們是外國人後又跑回去拿了三重縣的簡介跟觀光摺頁給我們,真是太熱心了。
![]() |
回程就沿著參道走 |
![]() |
國指定重要文化財-賓日館 |
![]() |
看到石碑...芭蕉又來過了 |
![]() |
等車的地方一旁就是旅遊服務中心 |
11點半多搭上公車前往伊勢神宮,下車的地方就在內宮前,正中午的,想說這時間大家應該都去吃飯了吧,就決定先來參拜神宮。伊勢神宮跟明治神宮一樣,境內都有大片的樹林,結果在這個時間參拜的遊人也是不少,反正跟著大家走就是了,邊走邊拍的大約半個小時走到最裡面的內宮,裡面好像不是隨便可進去的,就在門口參拜囉。參拜完再循原路回,中午就在內宮前參道的商店街覓食吧。
![]() |
伊勢神宮鳥居 |
![]() |
宇治橋 |
![]() |
這裡居然也有盛開的櫻花 |
![]() |
意外的又賞到櫻了 |
![]() |
走到這才是第一鳥居 |
![]() |
不可以朝五十鈴川投錢 |
![]() |
第二鳥居 |
![]() |
皇大神宮 神樂殿 |
![]() |
好高大的樹 |
![]() |
神宮到了,看起來意外的樸素 |
![]() |
參拜完來去吃飯吧 |
內宮前參道商店街有個名字叫「托福橫丁(おかげ横丁)」,有很多賣吃的跟紀念品店,逛起來有點像清水寺前的清水坂。本來以為都一點了應該過用餐尖峰了吧,沒想到人潮還是很多,不只日本人,還有不少的外國觀光客,不停的繞過人群走還挺累的,逛過去又逛回來後好不容易總算找到間有位子的餐廳,總算可以吃飯了。
![]() |
內宮前參道 |
![]() |
先買個可樂餅來吃吃 |
![]() |
中午來個伊勢烏龍麵SET |
講到伊勢的名物,我知道的就只有伊勢烏龍麵跟赤福的紅豆麻糬,前者中午吃過了,後者就來當飯後甜點吧。話說這兩樣東西都跟參拜伊勢神宮有關,古早為了體恤參拜者的辛苦,所以伊勢烏龍麵煮得比一般烏龍麵軟,不用花太多力氣去咬,而赤福的主打紅豆麻糬特色是將紅豆沙餡包在麻糬外,另外一個特色就是赤福配合伊勢神宮每月一日的「朔日參拜」推出的朔日餅,各月口味不同且只有本店才買得到,之前看U字工事排隊名店的節目就是在這裡排的。今天不是朔日,就買個定番的紅豆麻糬吧,其實赤福的分店在中部近畿地區到處都看得到,像伊勢市車站裡就一間,光是內宮前就看到好幾間,但都來到這了當然是去本店買囉,本店有分內用區跟買伴手禮區,內用區排了好多人,好在我們只是要外帶,不用等。
![]() |
赤福本店 |
![]() |
排朔日餅的人會一直排過這座橋 |
![]() |
順道到郵便局買三重縣明信片 |
![]() |
古早的郵筒 |
離開托福橫丁,準備回伊勢市,回程是搭公車到五十鈴川站,再轉近鐵回去,這樣整天的路線完全都沒有重覆呢。到伊勢市後,我還想去外宮那看看,宜蓁就搭飯店接駁車先回去,伊勢市站前也有一座鳥居,從這開始是外宮參道的起點,不到十分鐘就走到外宮前,外宮感覺裡頭占地也頗大,沒打算進去,於是在門口到此一遊後也算是參拜過了,走回旅館的路上又順便撿了豊受大神宮別宮,查了一下,伊勢神宮的域外別宮居然有有五間,而且有三間在伊勢市,真不愧是伊勢神宮。
![]() |
近鐵五十鈴川站 |
![]() |
近鐵伊勢志摩Liner |
![]() |
回程搭近鐵的急行 |
![]() |
近鐵伊勢市站 |
![]() |
伊勢市站前也有一個鳥居 |
![]() |
人孔蓋圖案應該是來伊勢神宮參拜的人了 |
![]() |
外宮前廣場 |
![]() |
特地來外宮前就是為了這個水水獺人孔蓋 |
![]() |
外宮前 |
![]() |
月夜見宮 |
![]() |
回程路過荒涼的商店街 |
回到飯店,離晚餐還有段時間,來吃吃赤福的紅豆麻糬吧,麻糬形狀是仿照流經伊勢神宮境內的五十鈴川流水,豆沙上的三道稜線代表清澈的溪流,白麻糬代表河底的鵝卵石,據說甜到爆,所以我們不敢買一盒8顆的,只買了2盒2顆裝的試試,實際吃過後覺得沒有傳說的那麼甜,紅豆泥配麻糬一起吃剛剛好,可能是台南的食物吃多了有抗性了(XD)。2顆裝的包裝很精緻,很適合拿來送人,可惜它的保存期限只有3天,不然就可以買來送同事了。
![]() |
赤福的紅豆麻糬 |
![]() |
晚餐前空檔在飯店旁拍火車,本次無緣搭乘的島風 |
今天的晚餐選了附近的一家いすず的食堂,就在鄰近的平交道旁,主要賣一些拉麵、炒飯跟小菜等等,我點了拉麵跟雞翅,宜蓁則是點了炒飯跟おでん,經濟好吃,而且雞翅比昨天在名古屋買的還好吃呢。由於店面就在平交道旁,所以頻繁的傳來噹噹聲與火車經過的聲音,也算是特色。
![]() |
いすず食堂 |
![]() |
都來第三天了才吃拉麵 |
![]() |
點到意外好吃的雞翅 |
![]() |
店面就在平交道旁 |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